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梁寒郡的日记书 > 文(2024.10.9)

  又梦见采蘑菇了。充分暴露了贪婪的本性。不光是蘑菇啊,几乎要搜刮一切。然后是对抗,还有愤怒的人。细节很多,很精彩,像看电视一样。

  一个事物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又既是主观的又是主观的,在这本书里说的是跨主体的,属于全人类。

  我不相信一个问题的答案能轻轻松松地在一本书里被找到。不是因为书里没有答案,而是答案不止一条。

  我现在玩了两天游戏就很疲惫了,玩小时候玩过的游戏,并没有什么进步。从小时候全通关什么的就知道那个时候真的没少玩游戏,现在这个样子,应该是不可能复现那时的辉煌了。再想想,这种复现是浪费时间,我为什么不去体验一些别的呢?

  越是方便就越是无趣。假如这个世界没有等待,那还干什么呢?一秒钟就发展到尽头了,然后毁灭,沉寂。

  掌握虚假世界的真实,有助于脱离真实世界的虚假。在作品中,我们寻找自身的共鸣应该是偶尔为之,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接触与我们不同的人与故事,扩展自己的眼界才是。

  我们生在世界里,与世界有着一切物理上的接触,但是我们并不与这个世界连贯地接触着,还差很多,这一部分应该是抽象的,精神上的,必须通过阅读才能逐步建立的。阅读是广义的含义。

  过分的美好是不道德的,因为他勾起了人的欲望,却没告知人,这其实不存在。真实永远混杂,不会像概念上的纯色一样。

  当批判无果的时候,你不应该继续批判,而是想想还有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继续批判是火上浇油,又不能坐以待毙。

  不要指望一个作品能把全世界都包括进去,能抛砖引玉就不错的。

  维持一定的痛感是有必要的。

  文字、背景、顺序。

  概念上的穷举是不能实现的,是一种抽象,不必为这样的抽象而烦恼。

  不要觉得建模很高大上,因为语言就是一种建模。

  有些默认的省略,比如你摸了他,不用说是用手摸的,不特殊强调没有人会认为你用脚摸了他。

  单身不应该是一个被频繁消费的话题。难道没有喜欢的人,还硬要脱单么。最个人的东西不必用某些形式上的扭曲的非此即彼的东西牵制着。不然,真让人可悲。但生气也好,批评也好,到最后总是变成了牢骚,得得。

  说得再宽泛一点,一切能感知到的东西都可以作为“语言”,可以将物体称作“物语”。

  啊,我应该如何去看待人世的变迁呢?问这个问题没什么意义,天天再说天天在想,只是今天在自己身上发生了,多了一分感触。人往高处走,巴结也来不及。但也许是个好事情,不多说吧。

  应该是没什么含量的,因为当我开始自我介绍时,我就发现没什么有含量的值得说,小白人一个。

  将艺术性与艺术隔开的是一面薄薄的墙,即便你觉得较为缺乏艺术性的艺术不应该在墙的一头,不是艺术却充满的艺术性的东西不该在墙的另一头。这面墙看似脆弱,实际上,森严兼顾。

  不好的东西,却可以把事情传递得明快利落。我们回避着不愿意提及,于是绕了远路。许多事情,其实只是话术而已。

  没在夸张,也没在抽象,不信你看,事实如此。

  参赛礼品变得豪华不意味着变得有心意,对参赛者的关心更体现不出来。好像是买卖一样,力求好看和不出乱子。不能畅谈,这也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只得接受。

  强调一件很细小的事,倒可以反推之前连细小的事都还没发生过。

  横竖都有莫名其妙的人,只能将就,要不就选个差不多能接受的,就这样就好。

  因为在众人之中,总用一种说不上来的隐匿性,即便拥挤。而所谓宽广,带来的不光是自由,还有随之而来的孤独感,遇到什么都要自己想办法抗住,没什么依靠,也没法躲藏,十里八村的就你一个,往哪藏呢?

  邻人真的在干什么,谁也不知道。

  按部就班地生活下去,变成了一种梦想。

  人这一生总是要有些收集情怀的。

  更喜欢那种若有若无的感觉,在高雅的大厅里正儿八经地放一些音乐总觉得有些审美疲劳。

  收集别人不要的东西最容易,收集别人要的东西最难。正面变成反面,反面也可以变成正面。

  货比三家最后买到便宜的快乐我是体会不到的。

  我能感受到那种喜爱的不可分享性,世界上不是只有了萝卜青菜,非青菜即萝卜是不可能的。之前只有萝卜与青菜,说起厌恶来,也有指定性,如今呐,太复杂,都不好说自己究竟是在讨厌什么。云里雾里的。

  我通过上升沿来感受事物,上升沿的瞬间,我感受到了这个事物,然后状态会保持一会儿再衰减,这一段时间我就感受不到这个事物了。感受着的时候感受不到,竟然是事实。隔了一会儿,这种感受衰退了,我才准备好下一次感受。

  看书的时候,觉得当事人是在奋声疾呼,结果见到他本人就发现,当事人早就云淡风轻了,反倒是我们这些看客不淡定,想太多。

  广播与博学。突发与调侃。

  好像有一段时间喜欢在马路边数过往的红色车辆,或者是一种形状很特别很好看的车,至于其他的一概没有想过,不想了解,就不了解。

  在某些地方看见类似于儿时旧物的时候,总有些恍然隔世之感。

  如果听见“嗯,与你相处很愉快,但是我们还是做朋友吧”,总有一种莫名的失落和伤自尊之感,然而把关系再进一步呢?好像又有些害羞。玛德到底要怎样嘛!

  自由之余呢,还是有很多的僵硬的条条框框。

  倒不是终究会变得悲哀,我更加觉得,最后可能变得终究地一言不发。就如同学习吧,能说它悲哀么?只能说,每次提到学习,下意识选择沉默,听别人啰嗦不停就好。

  总比一无所知要好。一无所知是纯纯因为懒,因为随便做点什么都不至于一无所知。

  人这种东西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想不出来,就是人吧。过了一定的年纪就会生出,“啊!与其被这么多固定的格式,还不是去见识见识新鲜事物”的感概,下意识计算着自己的生命还有多少有效时间,这样做,自然会对一些事不敏感,像是加装了过滤器。

  无法用汉语把东西讲的谈笑风生的人注定是无法通顺流利地使用外国语言的。而即便是能把话说的滔滔不绝,也未必能有机会说,美感总是会被害羞尴尬什么的扼杀。

  我是那种比较男孩的男孩,也是那种比较懒的男孩。一年几乎全部时间穿同一双鞋,一个多月去剪一次头,总是平头。然后嘛,什么事都懒得辩解,就这样就好,也不想改。

  被人嫌弃是有的,做到什么程度能不被嫌弃我是死活想不出来的。

  出壳小鸡与龙舌兰酒。

  秘密如果是一种见不得人的东西的话,那也没必要将其称之为秘密。见不得人的事情只能见不得人,叫做秘密的话太勉强了吧。

  把栩栩如生的梦境或者鲜活的日子原封不动地写出来是一种灾难,无论是对写的人,还是对读的人。唯有把这些揉碎了,像调料一样加到作品里为妙。啊,把作者本人带人作品主角是不可以的。

  青春拿东西一次足以,啊,抱歉,也许确实如此。

  较之十之八九的人觉得我“还不坏”,还是觉得,十之一二觉得我“相当好”,即便其余的人对我置之不理。

  啊,那个假装在忙也是一种艺术呐!

  没有缘分是常有的事,只不过是在与特别想要之物擦肩而过的时候,才会被发现。

  我这种人对穿衣服怎么看呢?只是物理上穿了衣服,因为毕竟不能光着出门,其余的,我都不在意。这就是我的衣品。

  “你喜欢的总伤你心,喜欢你的你看不上。”在很多选择的事情上,几乎都可以套一套这个公式。

  不抱怨就有机会成为强者了。

  如果你不能明白,这个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人在你说的那种所谓的框架里,其他的人根本不知道也对你说的这个不感兴趣,你就会发觉,唔!我只是一个什么也不怎么是的东西而已,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

  啊,当有人能轻易地拥有你梦寐以求的东西时,你怎么能让自己不去嫉妒呢?如果能闭上耳朵听不见也就罢了,这东西会像一个调皮的小孩一样,把你的眼皮拨开,非要让你看一看眼前的残垣断壁,看一看这个恐怖故事。就算你能修炼到看到这些不在有心理波动,眼皮怎么样还是会疼一疼。于是就想躲着,就没想过,就这么一次,轰轰烈烈拼尽全力不死不休地干上一次,哪怕是输得体无完肤,也不至于这么窝囊。啊啊,抱歉抱歉,没有勇气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你怎么知道他是不是多次尝试后已经失败得不能再失败的人呢?求之不得,就推给天赋不足吧,不能一直撞墙,要扬长补短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