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1980我的文艺时代 > 第484章 无愧于‘人民’二字

  第546章无愧于‘人民’二字

  副相的中途到来,将《一个都不能少》作品研讨会带入了高潮,能引来这个级别的领导的重视,充分说明了这部作品的影响力和国民性。

  当天下午四点半,作品研讨会终于在一片和谐中圆满落幕。

  这次的作品研讨会也给《一个都不能少》在官方的评价中定了调子:这是一部鼓舞人心、积极向上、值得学习的好作品。

  会议结束,一群人往外走,杜署咬牙切齿的低声质问道:“你小子给我上眼药!”

  林为民立刻叫屈道:“领导,您这话从何说起啊!”

  “少给我揣着明白装糊涂,领导夸你,你客套两句就完了,提盗版那事干嘛?”

  “不是让我提的吗?”林为民义正言辞道。

  杜署眼神茫然,然后想到了林为民说话前和他的眼神对视,不禁怒道:“你小子放屁!”

  “你看你,自己干了这事怎么还不承认呢?”

  杜署盯着林为民看了半天,这小子一脸混不吝,很明显就是故意的,今天就是把他吊起来打,估计他也不会承认是故意的。

  前段时间他跑到出版署去告状,估计是等了这么长时间也没见动静着急了,今天正好赶上副相来,便狗胆包天的想告个御状。

  杜署自诩看透了林为民那点花花肠子,“你小子,真是没有一点组织性、纪律性!”

  被说几句,林为民毫不在意,又追问杜署,“这事什么时候给办啊?刚才领导在的时候,你可表态了!”

  混账东西,这是要逼宫啊!

  “着急个屁!等着吧!”

  杜署被他气的忍不住爆了句粗,跟这种混不吝真是很难不动怒。

  杜署生气归生气,但副相过问确实给这件事带来了好处,至少推行的阻力没那么大了。

  他让林为民等着,其实也没等多长时间。

  作品研讨会举办完一周时间左右,关于研讨会的消息早已登上各大主流报纸,助推了《一个都不能少》的影响力发酵。

  就在这时,《光明日报》上出现了一篇名为“打击图书盗版,刻不容缓”的文章。

  文章发表的第三日,新闻出版署联合国家版权|局、公安|部等多部委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举行打击图书盗版专项治理活动,为贯彻实施专项活动,1990年6月4日以明传电报的形式发出了《关于开展打击图书盗版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部署针对图书盗版的专项整治行动。

  随着《关于开展打击图书盗版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的下发,多部委联合行动,全国上下掀起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针对文化盗版的专项整治活动。

  看着报纸上的新闻,林为民的念头总算是通达了。

  要说这次专项整治活动能够安全杜绝盗版,那是不可能的。

  但送一批盗版书商进去踩缝纫机是没什么问题的,一想到这里,他的心头忍不住就舒畅了起来。

  那天在作品研讨会上和副相告状,他当然是故意的。

  领导有领导的难处,他很理解,那就找领导的领导嘛。

  你看,现在不是完美解决了吗?

  至于得罪人的问题,林老师没有丝毫担心。

  知道当领导的最怕什么样的下属吗?

  他不怕你能力出众、不怕你积极向上,就怕你无欲无求。

  面对这样的下属,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供起来。

  这一招,林为民在老覃的身上看得清清楚楚的,这条老咸鱼,前几年可把他害惨了!

  现在,这份待遇也应该让领导享受享受了。

  六月中旬,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新闻舆论上关于《一个都不能少》和大学生支教的讨论已经逐渐平息。

  这段时间以来,第四期《当代》的总销量突破了300万册,成为了《当代》历史上为数不多单期突破300万册销量的刊物。

  国文社准备趁热打铁推出《一个都不能少》的单行本,时隔两年多时间再次出版林为民的作品,国文社一如既往的重视,单行本首印50万册。

  四月份的时候,程忠实的《白鹿原》在国文社出版,首印数也不过十万册。

  当然了,《白鹿原》的质量丝毫不逊于《一个都不能少》,上市发售两个多月以来,已经加印两次,销量突破了26万册,大大出乎了国文社的意料。

  本以为首印10万册已经是非常大胆的数字,没想到还是低估了这部小说的潜力。

  前两次手忙脚乱的加印后,在林为民的建议下,国文社做了一次大胆的决定,再次加印《白鹿原》的印数提高到了30万册,极大的缓解了市场和读者对于这部小说的渴求。

  从发表到出版,《白鹿原》走出了让无数文学界同仁艳羡的上扬曲线。

  究其原因,不仅因为拥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独特的审美价值,还有它惊人的真实感、厚重的历史感、活灵活现的人物塑造和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作家一生的幸福,是能为人类写一部书。

  程忠实在年近五十之时,为自己写出了可当作“垫棺作枕”的传世之作,无疑是幸福的。

  这种幸福具体的体现就是稿费,连续三次加印一共46万册小说,按照国文社和程忠实的合同约定,光是这一部分加印数量的稿费就有46000块钱,比他此前收到的第一笔出版稿费还要多,也再次创下了程忠实创作生涯的稿费记录。

  短短不到三个月时间,连续三笔共四万多块稿费,让程忠实完全沉浸在了作品大卖的喜悦中。

  就在这时,为了适应物价上涨等新情况,经国务院批准,《书籍稿酬暂行规定》进行调整。

  其中,印数稿酬由原来每万册按基本稿酬的5%付酬,提高到每万册按基本稿酬的8%付酬。

  对确有重要学术理论研究价值而印数较少的专著,印1万册以内,由原来的按基本稿酬的20%提高到30%付酬。

  基本稿酬计算标准为著作稿每千字10元~40元,翻译稿每千字8元~35元。

  按照新规提高后的印数稿酬来计算,程忠实所收到的印数稿酬应该还要高出现在60%才对,有陕西文协的同事撺掇程忠实,让他去跟国文社谈一谈,将合同约定的印数稿酬按照新规提起来。

  “国文社待我不薄,这样的事我不能干!”程忠实如是对同事说。

  稿酬新规程忠实也看了,同事们只注意到印数稿酬的变化,却没有注意到基础稿酬的变化,现在已经涨到了最高千字40块,看着比以前多了,可国文社给他的基础稿酬可是在新规出台前就涨到了千字40块的。

  不仅如此,还有这些年和林为民的交往,他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程忠实断然不可能做出去找人家提价的事情来。

  程忠实这样想着,没有去主动找林为民和国文社,不想林为民却主动找上了他。

  “老程,什么时候有时间,过来把合同重新签一下。”林为民在电话中说道。

  “签合同?签什么合同?”

  “新规发布,作家们的稿酬标准涨了,你们的合同自然也要重新签。”

  程忠实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竟然有这样的好事?

  他想着自己受了国文社和林为民那么多的帮助,再去燕京改签合同实在是过意不去。

  “我就不去了,现在已经很好了。这几个月,我拿的稿费比我几十年拿的都多。”程忠实说道。

  “以后还会更多的。”林为民哈哈笑着,他劝道:“这回不是单改你自己的,而是所有的出版合同都要按照新规来执行。”

  林为民给程忠实详细介绍了一下这次改签合同的情况,出版合同早已签署完成,基础稿酬已经支付,这部分没有变化。

  有变化的是印数稿酬这一块,今后合同规定时限内的加印,国文社的合同将会按照新规执行,也就是印数稿酬由原本的每万册5%提高到8%。

  按照新规为众多和国文社合作的作家们改签出版合同,是林为民在国文社会议上提出来的想法。

  这个想法一提出来,便引起了国文社众多领导干部们的激烈讨论。

  在大部分人看来,这事完全没有必要,国文社不这么做,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这件事付出的代价并没有大家想象得大,大家可以仔细算一算,大部分作家的作品甚至涉及不到加印的问题,哪里谈得上印数稿酬的问题?

  只需要支付少数作家新规增加部分的印数稿酬,却能为我们国文社在广大的作家群体当中赢得巨大的声望,我认为这是非常值得的事。”

  林为民的劝说让同事们陷入了犹豫,程早春让总编室的人算了一下,发现情况还真跟林为民说的差不多。

  如果按照新规执行,国文社需要多支付作家数最多不会超过十位,多支付的稿酬也不过五万之数。

  五万块钱,买一个在文学界大放异彩的机会,这事怎么想都很赚啊!

  介绍完了情况,林为民又对程忠实说道:“你要是嫌麻烦,邮寄也行,就是怕丢件,最好是派人来。”

  听了这些话,程忠实放下了心中的负担,“那好,过两天我再去燕京一趟。”

  这次稿酬新规发布,算是解了广大作家同志的燃眉之急。

  物价上涨,对于成名成家的作家来说没什么大影响,这些人的收入在如今这个时候是碾压大多数人的。

  但是在文学界,兼职写作才是常态,大部分创作者一年只能发表一两篇文章才是常态,这次稿酬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这些多出来的稿费真的可以解一个家庭的燃眉之急。

  这次国文社变更已经签署的出版合同对于合作的作家们,可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

  这群人收到消息,忍不住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国文社此举实在是太厚道了。

  按理说合同签署在前,新规出台在后,国文社完全可以无视新规定要求,顶多就是以后新签出版合同时按照新规来执行就可以了。

  可国文社偏偏要做一次老实人,将本可以揣到兜里的效益让渡给广大的作家们。

  这个举动看似傻的过分,却实实在在的赢得了广大作家们的拥戴。

  “中国最良心的出版社,无愧于‘人民’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