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85章 黄金时代

  崔各庄公社,地处朝阳区东北郊,56年才划分进京城里头,这会儿是妥妥的郊区。

  一眼望去一片菜地农田,菜按品种分成一畦又畦,毗邻相接,排得井然有序。

  就这么一破地儿,几十年后,房价一平8w8,毕竟也是紧挨着五环呢,还是望京的“后花园”。

  “江作家,您以前是在哪儿插的队?”

  “白洋淀。”

  “白洋淀啊,我以前串联时候去过。”乔师傅惊喜。

  串联可能有人不明白是啥意思,就是去全国各地“交流经验”,火车免费坐,各地都有“接待站”,不管到哪儿都有人接待,给发专用的餐券,管吃管住,旅行社一样全程服务。

  当时串联的人很多,一分钱不花,就可以坐火车周游全国。

  车子停下,江弦从车上下来,【水果】进度(42/100)

  崔各庄公社的白菜味儿更浓,场部的人忙忙碌碌装车,四处可见菜农推着排子车、挑着架筐的身影。

  “立冬不砍菜,必定要受害。”

  立冬前有寒流,白菜要是被冻了,就不能储存了,所以要赶在立冬前把大白菜砍收了。

  “你们人手够么?”

  “还行,农民比较多,咱们这现在没多少知青了,去年场部和农垦局顶不住压力,成捆给城里发调函。”

  “现在还让马车送么?”

  “也让,我以前就赶马车的,后来有关部门派人过来装备了批汽车,又安排我们考了驾照,老一辈比较抗拒,咱们年轻人接受能力快。”

  知青食堂没啥好饭,凉飕飕的菜糊糊,乔师傅给取了几个黏豆包儿。

  江弦就一蹭饭的,也没啥不知足了,呲溜呲溜填饱肚子。

  装完车,加上油,又跟着乔师傅的车回京城。

  一来一回,【水果】进度就到了(79/100)

  满载大白菜的大卡车一停,穿着围裙的、从各个菜点抽调的工作人员,戴着那种一面涂胶的线手套立刻围上去卸车,卸下车的大白菜,分类码放,然后插上牌子堆在路边,工作人员开始售卖。

  江弦觉着剩下这点进度,也没啥必要再蹭车了,和乔师傅告辞,麻溜回到家里。

  “妈,轮着咱家没?”

  “早着呢,沉住气等着吧。”

  江弦坐不住,溜溜达达出去。

  “我去叫几个哥们儿来帮忙。”

  “费那功夫干啥啊?你上哪儿叫谁去啊?”饶月梅一阵奇怪。

  ......

  “呼!”

  “呼!”

  “卧槽,我该去参加公路自行车赛。”

  八十年代有位名编辑叫朱伟,《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

  他常骑着自行车,从一个作家的家里,去见另一个作家,不用提前打招呼,直接敲门而入就行,从早到晚地混在一起。

  就这么发掘出了新人莫言、余华、苏童、格非、王小波...

  江弦此刻也有点这种状态,蹬着自行车,一個人一个人去找,冯骥才、王卫国、赵振开、姜世伟、葛尤、梁左。

  人常在新旧嬗替中更换种种面容,或许会面目全非,至少此刻依然清澈。

  江弦绕着四九城蹬了小半圈,【水果】的进度来到(100/100)

  他脸哇红哇红,条绒面棉鞋也踏湿了,凉气儿嗖嗖从脚心往上冒。

  不过看着多年以后的作家、诗人、影帝...一帮子还牛不起来的牛人,齐聚他家小院,给他当帕鲁,搬冬储菜。

  这感觉特棒。

  江弦从不白嫖。

  “今儿晚上就在我家吃饭。”

  “江兄太客气了。”葛尤乐乐呵呵。

  “就是帮点小忙。”梁左比较拘谨,打量着这个孕育出才子的杂院儿。

  这也叫名人故居!

  街道干部过来通知,“江作家,马上轮着你们家了,快去排队吧。”

  “得嘞,麻烦您了。”

  “不麻烦。”

  这会儿街头巷尾热闹极了,到处是搬运白菜的人流,穿梭在路边成垛的大白菜之间。

  “三百斤!谁家的抬走!”

  “我们家的!”江弦吆喝。

  其他人运送白菜回家都是啥画面?用小竹车、手推车的,也有用筐、用袋的...

  江弦这伙人绝对最受瞩目。

  完全大老爷们儿,三百斤大白菜,一气儿搬完,把街坊们羡慕坏了。

  杂院儿没多大地方,得把空间运用到极限,窗台儿上、煤棚里、桌下、床底、窗旁,能塞的地方全都给码放上大白菜,空余的地方就挤着人。

  “可算忙活完了。”葛尤葛优瘫在椅子上。

  这活一点不累,但他比较虚,他自幼身体瘦小,不然也不会被派去喂猪。

  冯骥才看不下去:“你这样能行么?你得多锻炼,打打篮球,不然你这体格能找着对象?”

  一听对象俩词儿,葛尤面色一窘,心事重重。

  他有一暗恋女神,白月光,叫张瑜,后来拍《庐山恋》的那位。

  成名以后见着她,葛大爷激动的连话都说不出来。

  下午搬白菜,晚上就吃白菜。

  京城人能把一颗白菜做出花儿来,菜帮子不扔,做个醋熘白菜,色泽明亮,蒜香扑鼻。

  白菜心切成丝儿,熘、扒、凉拌,加盐、味精,再加上醋、酱油、香油,拌上点海蜇丝,调匀下酒,一毛三一两的二锅头。

  这会儿一般不整瓶儿买酒,随喝随打。

  “提一杯,提一杯。”

  “不说点啥?”

  “说啥啊?”

  “文代会马上召开了,就说说对今后文化界的愿景吧。”江弦提议。

  冯骥才眼睛一亮,“这主意好。”

  “老赵先说。”

  赵振开的苦瓜脸上带着严肃:“祝以后创作的空间和自由愈来愈大。”

  “老姜?”

  “我就希望搞文学多赚点儿钱吧,我爸老骂我,让我回造纸厂上班。”

  “卫国同志。”

  “多赚点稿费,多赚些烟钱。”

  “梁左。”

  梁左红着脸:“希望文学事业发展越来越好。”

  “葛尤你也说说吧。”

  “我?我对文化界没啥愿景,我希望我妈别再撵我去学摄影了,我就爱演员这行当。”

  江弦端起杯子,“来吧,祝中国文学永远生猛!”

  酒杯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音。

  三巡酒过,意兴阑珊。

  江弦把他们一个个送到胡同口,各自道别,各回各家。

  月光如水,照得人湿淋淋的。

  他从口袋里掏出揣了一天的京白梨,嘎嘣啃上一口。

  “万事俱备。”

  “终于能合成了。”

  ......

  ......

  ......